沈军 教授博导

邮箱:shenjun67@tongji.edu.cn

联系方式: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物理馆721室

邮政编码:200092

电话/传真:021-65986071

个人简历
教育经历:

19897月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954月于同济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工作经历:

19954月同济大学物理系(现物理学院)工作至今,其中:

19975月晋升副教授。

20005月晋升教授、博导。

1997年法国里昂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访问学者。

199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

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2001年担任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2年担任同济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中心主任。

2003-2004年,德国马普微结构物理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获得上海市启明星跟踪计划。

2007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CD;《材料物理》


研究生课程:

《凝聚态物理实验》、《微纳材料与器件物理》、《凝聚态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

其中《凝聚态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于2018年获得同济大学“名课优师”奖。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非晶多孔固态材料和薄膜材料,特别是气凝胶及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聚焦其光学、电学、热学及声学的反常输运行为研究和应用器件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

1)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节能环保中的应用;

2)导电纳米多孔碳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和健康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3)折射率可调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等领域的应用。


        近几年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及住建部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及教委研究项目等十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十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与合作者一起共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3部。有数个科技成果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并应用于石化、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健康与环保等行业。

奖励荣誉
获奖:

2018年,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6年,中国质量评价协会,突出贡献者奖

2011年,气凝胶材料的微结构控制机理与特性,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8年,碳及掺碳气凝胶的结构形成机理与特性,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气凝胶薄膜的研制及光学特性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气凝胶薄膜,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新型掺杂SiO2气凝胶保温材料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气凝胶小尺寸效应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荣誉:

2019年,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行业先进工作者

2018年,同济大学“名课优师”

2018年,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先进科技工作者,

2016年,同济大学“育才教育”优秀教师

2012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

2012年,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

2007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2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9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8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

学术兼职

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绝热材料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绝热节能协会气凝胶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工学会超电与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 
主要论著

        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在SCIEI数据库中,以气凝胶(aerogel)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名列世界前茅。申报国家专利20项。编写专著3部。参与编写国际专著《Aerogels Handbook(气凝胶手册)和《Handbook of Nanophysics(纳米物理手册)


近期发表部分论文:

1)Low-temperature preparation of mechanically robust and contamination-resistant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for flexible polymeric glasses via embedding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and HMDS modific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40): 37084–37093.

2)Resilient, fire-retardant and mechanically strong polyimide-polyvinylpolymethylsiloxane composite aerogel prepared via stepwise chemical liquid deposition, Mater. & Des., 2019, 183: 108096.

3)Surface free energy and microstucture dependent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of sol–gel SiO2 antireflective coatings: effect of combined vapor phase surface treatment, J. Colloid Interf. Sci., 2019, 555: 124–131.

4)Porous alumina aerogel with tunable pore structure for facile, ultra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SERS platform, J. Raman Spectrosc., 2019, 50(10): 1429–1437. (Cover Article).

5)Opacifier embedded and fiber reinforced alumina-based aerogel composites for ultra-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insulation, Ceram. Int., 2019, 45(1): 644-650.

6)Ambient pressure-dried graphene composite carbon aerogel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Processes, 2019, 7(1): 29.

7)Durable silica antireflective coating prepared by combined treatment of ammonia and KH570 vapor, J. Coat. Technol. Res., 2019, 16(2): 615-622.

8)Preparation of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 for electrosorption of copper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Materials, 2019, 12(11): 1864.

9)Synthesis of highly cross-linked uniform polyurea aerogels, J. Supercrit. Fluids, 2019, 151: 8–14.

10)A positive-negative alternate adsorption effect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in nano-porous carbon aerogel electrodes to enhance desalination capacity, Desalination, 2019, 458: 45‒53.

11)Highly porous carbon xerogels doped with cuprous chloride for effective CO adsorption, ACS Omega, 2019, 4(4): 6138–6143.


编著或参与编著的书籍主要有:

《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与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ISBN 7-5025-7674-6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ISBN 978-7-122-01193-0

《光电子技术入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 ISBN 978-7-122-02646-0

《德汉科技大词典》(副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9月出版

《纳米科技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9ISBN 7-5628-1794-4/TB.5

《纳米材料》,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997.1ISBN 978-7-5628-2010-9/TB.15

《纳米世界的奥秘》,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ISBN978-7-5439-4061-1

《石墨烯-材料之“新宠”》,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1ISBN 978-7-5427-7117-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