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学术报告:充满宇宙的黑洞

发布时间:2011-12-28

一、题    目:充满宇宙的黑洞

二、报告人: 张双南  研究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三、时    间:12月30日(周五),上午9:00

四、地    点:物理馆512会议室

内容:将结合天文观测和理论计算结果,讨论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黑洞是什么?如何形成黑洞?如何寻找黑洞?黑洞在宇宙中做什么?黑洞如何增长?宇航员到黑洞旅行会发生什么事情?黑洞内部是什么时空结构?宇宙中的物质是否都会落入黑洞?如何拯救充满黑洞的宇宙?报告中也简要介绍我国空间科学规划的空间天文研究计划。

张双南简历:
1984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学位。1989-1992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士后。1992年起,曾先后任美国太空总署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及大学空间研究协会高级科学家、美国阿拉巴马大学(Huntsville校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2-2009年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和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导师、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和X射线成像实验室主任(兼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Huntsville校区研究教授(全时离职),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客座研究员。
2003-2010年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主要专家和统稿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空间与天文科学”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战略研究基础科学组骨干专家和学术秘书。现任中国空间科学标准化委员会委,中国空间法理事会理事,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921二期有效载荷空间天文分系统首席科学家和领域论证组组长,科技部973项目《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研究》首席科学家。
2004年“第五届国际微类星体及相关天体物理会议”主席和会议文集主编。主持2007-2008年《中国天文学学科发展报告》的研究和编写。2008年“亚太和环太平洋天文大会”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和会议文集主编。现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未来空间天文研究工作组”成员。现任下列国际或者国内杂志编委会成员:“New Astronomy Reviews” (Elsevi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ISR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Hindawi Publishing Corp.),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Elsevier), “Chinese Physics C” (IOP)。
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空间探测学科)”。至2011年10月,共发表SCI文章约180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和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各一篇,总引用超过4200次,H-因子为34。关于黑洞自转测量的开创性学术成果在英国出版的《Black Holes: An Introduction》大学教科书中被专门介绍。
在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所多次作关于黑洞的科普报告。2003和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申办报告中国发言人。被邀请在2006年在捷克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年会上作晚间大会特邀报告“不同尺度的类似现象:太阳、超新星爆发、伽玛射线暴、黑洞、星系和星系团”。2009年获意大利Ferrara大学“哥白尼科学家奖”并讲学一个月。2010年在“国际空间大学”作以“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为主题的“Distinguished Lecture”。
 

Baidu
sogou